【坎坷的时候,能怎么苟就怎么苟】,就像发生灾难的时候,生命会无师自通地去竭尽全力适应恶劣的环境,比如改变繁育策略、更换食谱、甚至是进化身体;
【顺当的时候,想如何肆意就如何肆意】,就像24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蓝藻细菌肆意生长繁殖,最后导致了大气含氧量急剧上升,这让厌氧生物几近灭绝,同时还造成了全球气温下降,让地球进入了一次长达三亿多年的冰河纪。
这就是生命的天性,人类这个物种也是生命,所以,这样的【只注重目的、不在乎过程】的‘天性’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而文明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这种‘天性’——
依靠‘文明’,人类能够比以往更加轻易地达到【存活并延续下去】这个‘目的’,久而久之,人类也开始逐渐注重达到目的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意识了到可以追求“如何才能活得更好”。而这种主观上‘为了活的更好’的精神追求,反过来也促进着文明的演化与发展。
文明整体上的不断地发展,不仅让人类获得了更强的存活能力,也让人类越来越注重自身生存与延续的“过程”,即追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丰富,在地球上,这是我们人类独有的,我们因此感到自豪。
但不可忽略的是,我们人类也已经对‘文明’产生了依赖。不夸张地说,如今人类的生存已经离不开文明了,即便是求生节目里的生存达人,也不会彻底抛开文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野外求生之旅。
而对文明的依赖越强,人类就越害怕失去文明,就越会竭尽全力让自己创造的文明存在下去。
以上,就是我对文明为何会演化、文明跟生命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个人总结出了以下看法——
‘文明’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会刺激‘智慧生命’去探索更多的未知,文明因此就会得到发展、进步,对应的智慧生命就会获益更多,最终,智慧生命不可避免地会对文明产生依赖、不愿失去文明,也就是说,‘文明’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跟‘生命’一样被贴上了‘不甘消亡’这一条属性,这条属性是通过创造出文明的‘智慧生命’来体现的,即文明诞生之后,其对应的智慧生命会尽全力让它存在并发展延续下去,因为对产生了文明的智慧生命群落来说,失去文明不仅仅会对自身生存产生影响,甚至连种群灭绝都有可能。
所以,一句话概括就是,文明的目的就是存在下去。
但现实中,并不是每个文明都能达到这个目的,跟生命演化一样,文明在演化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甚至最终走向了消亡。在人类的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的那些数不清的不同的文明,如今,绝大大部分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在阐述了我所理解的文明之后,我想不自量力地、简单地论述一下拥有文明的智慧生命群落为何会消亡、以及消亡的方式。
我认为文明的消亡是‘文明’的不稳定导致的。而一个文明的稳定性,一方面体现在内部的‘精神文明’上,即思想,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文明在演化的过程中,内部不同的阶级、意见相左的团体之间能否‘互相理解’、最终能否共同认可同一种声音。
这种因精神文明的不稳定造成的消亡,我姑且称之为自毁。
稳定性的另一方面,就体现在科学技术等‘物质文明’上。当一个文明的‘科学技术水平’不足以抵挡外部影响的时候,这个文明也会变得不稳定,继而影响到了该文明对应的智慧生命群落的生存与延续。对目前的整个人类文明来说,这样‘外部影响’有很多,比如环境污染、气候变迁、瘟疫爆发、小行星撞地球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