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我们是不是该准备走了?不管怎样,先准备着总是没错的。”

当苏乐还在恐惧超新星数据的工程量时,叶扬却已经在用排除法去推测‘准备走’的原因了。

准备走?难道是太阳要炸了?

如今,太阳的模型已经非常完善了,处在主序星阶段的太阳,要多稳定就有多稳定,虽然时常有耀斑等剧烈的太阳活动,但是它还没到膨胀的时候,进入红巨星阶段那得在三五十亿年之后,想想人类文明史也才1万年上下,算上石器时代之前,也不过才百万来年,现在去考虑30亿年后的事,那也太闲的蛋疼了。所以,现在的威胁不可能来自太阳。

研究超新星数据,难道威胁来自超新星?叶扬立刻就否定了这个可能性。目前人类观测到的超新星,绝大部分都在银河系之外,银河系内平均50年才会出现一颗超新星。而距离太阳一万光年内有望成为超新星的恒星,屈指可数,即便是炸了,能影响到地球的也是凤毛麟角。

小行星撞击?地球磁场出了问题?气候要突变?有自行恒星将要掠过太阳?这些天灾出现的可能性都有,但是似乎都跟他们要研究的超新星没什么关系。

叶扬想到了很多种可能,但是,他都觉得不可能。困扰叶扬的还有——方涵参与的是杞人计划中的医学与生物工程,居山教授跟年九零他们团队是考古工程,这些跟‘杞人’忧的‘天’有什么关系?

到底是什么催生了esa与杞人计划?苏乐有问过方涵,但是方涵什么也没说。叶扬知道,这应该是保密级别更高的秘密了,于是也没有再追问,他只是很确定一件事,那就是esa的建立与星墙有直接关系。

叶扬跟苏乐就这样留在了307。

后来某天的茶余饭后,叶扬在一本航空航天杂志上看到了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一百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一百多年来,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从未消减。而当今的人类,相比以前更加理性,所以,是合作共赢的理念催生了国际联合组织esa吧。所以,是因为人类社会进步了才有了杞人计划,并不是存在什么威胁,自己应该是想深刻了,叶扬这么告诉自己。

至于为什么是机密计划,叶扬也看开了,国家的秘密计划多了去了,就像后来国家突然宣布‘第一艘航母搞定了’,可在那之前,没人知道中国已经在搞航母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春去,秋来……

苏乐是在两年后也就是2012年回南京紫台的,也是在这一年,他结婚了。当年电影《2012》的首映他没有陪女友去看,却是在2012这一年,跟他女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之后,他依旧在杞人计划的团队中,只不过工作地点常驻在了紫台。

叶扬一直待在了首都,直到2016年。

2016年,对中国天文圈子的人来说,是让人振奋的一年,因为就在这一年,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历经22年终于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