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小二抹布甩肩上,下楼行菜去了。
武理翘着二郎腿靠在椅背,端起盖碗茶品了品有名的太湖金钗,不紧不慢地道:“你急什么,找人也不在这一时,先好好吃顿饭再说。”
谢致虚不懂他师兄为何能如此悠哉,担忧道:“晚一步找到二师兄,他或许会多杀一人。”
武理看他一眼,见谢致虚忧心的神色不似作伪,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只说:“咱们目前只知道那四个人都曾在苏州的某户人家做过工,是不是同一户、具体是哪一户,一概不知,要在平江府三十万人口里找一个人,那是大海捞针的事,急也急不来嘛。”
苏州的香煎鲈鱼是太湖名产,酒楼招牌菜,店小二跑一趟二楼要带十几桌鲈鱼。
武理招呼谢致虚动筷:“饿死我了——先把自己肚子填饱,再操心别人的事好吧?”
谢致虚原来家住河边,河鲜吃过不少,但太湖鲈鱼肉质之鲜嫩,也是第一次品尝。他跟着剔了几块鱼肉。
“好吃吧?”
“好吃!”
“苏州美食还不少呢,改天带你好好逛逛!”
“好啊!”谢致虚愉快答应,但眉眼立刻又沉下来,“可是二师兄究竟为什么要杀人呢?”
这话题真是绕不过去了,筷子尖点点谢致虚,武理谆谆教诲道:“小五,我可告诉你,别把你二师兄想得太善良了,他才不是什么好人!你想想,一个被家人抛弃的残疾小孩儿,被先生捡回师门养大,又哑又瘸,成天阴着个脸看谁都跟他有仇似的,一准儿是心理有疾病啊。”
武理掰着手指头数:“我来给你猜一猜这几个案子都是什么情况啊。首先是第一个厨子。你听说过‘哑巴吃黄连’吗?那就是摆明了欺负别人哑巴有苦说不出啊,那厨子要是做的菜不合老二胃口,把他切了拌菜里都算便宜他了好嘛!老二毕竟脑子不正常。
然后是那个新娘,他们那儿的风俗就是谁家有喜事都要向过路人讨句吉言。你看老二那副死人相,有嘴也吐不出象牙。这世上可不只有丧事触犯喜事,喜事也会得罪丧门星啊。得罪了丧门星,那可不就是乐极生悲、兴尽哀来吗?
至于那个赶车夫,要是在路上不长眼冲撞了老二,他定会觉得人家是看不起坐轮椅的瘸子。你敢看不起我的残缺,我就要你全身上下都没一处好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也是他惯用的手段嘛。”
谢致虚听得一愣一愣。他虽然没见过二师兄,但他信任先生的人品,以先生的高风亮节,既然能把二师兄的书法挂在房里,说明二师兄一定不是穷凶极恶之人。
那副书法谢致虚也瞻阅过,写的是“知命守常”四个字,藏锋笔中意在笔前。见字如晤,谢致虚不认为二师兄如武理口中那般阴狠毒辣。
况且,谢致虚默默看了武理一眼,三师兄一定想不到先生也会背后八卦,曾经和他说过三师兄与二师兄不合的事。
“你太夸张了吧……”
武理一摊手:“对啊,你也知道杀人者也不一定都穷凶极恶。与其独自苦恼老二怎么会犯下重罪,不如亲手抓住他后再问清缘由。”
第6章
吃完饭下楼,木偶戏已演完,堂内一股烟火味未散尽,戏班正收拾行具。店小二还是原来那个,听出他们是外地口音,说:“二位客官若是来苏州游览,酒楼对面的福云居毗邻山塘河,风景秀美,是个落脚的好去处。最重要的是福云居为接待北方行商,设有穹庐,伞骨高大,巨人亦可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