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家中,家中实在揭不开锅了,我只能将这些藏书取出部分,开始售卖。这位公子方才提到的经文典籍是最好卖的,我原先在城中文曲书院外支个摊子,卖得比城中书店便宜,很快便卖出大半。
“但是,但是剩下这些,讲的都是些令人看不懂的东西,城中书生看都不看一眼……唉,我见东西实在卖不出去,便想着来码头这边碰碰运气,看看会不会有别的州府的人愿意将它们带走。”
解释完了缘由,他问:“您看……是不是能照顾一下小老儿的生意,买上几本回家看个趣也是好的。”
乐谣听完他的话,转而将手中的书本放下。
那卖书的老伯见状,眼神刚要暗下去,就听她说道:“几本不够,这里的书,我全都要了。”
第41章
听到她这么说, 不仅是卖书的老人,连旁边自觉已经非常了解她的荆殊都吓了一跳。
老人开口再三确认了几次,知道乐谣没有开玩笑, 便欢欢喜喜计算起价格来, 连地上铺着的麻布都要送给乐谣一并带走。
荆殊则又随意地翻找了几本:“难道这里面藏着什么菜谱, 是我没有找到?”
他话出口,又觉得有些不对, 转而道:“也不对,如果是菜谱的话, 你把菜谱挑出来不就行了吗?”
乐谣取过他手中的书:“你别乱翻了,这些书大都十分古旧, 等之后我找人誊写出来之后,再给你翻阅。”
荆殊点点头。
正在收拾书的老者闻言眼前一亮。
“姑娘,你,你是说需要誊写书籍的人是吗?”他自荐道, “小老儿也学过字, 如果你不嫌弃的话……”
“当然不会。”乐谣等的就是他这句话,“这些书本来就是您的, 如果您愿意来帮忙誊写,那我是再满意不过了。
“只是……这些书我要放在家中, 您方便每日上门誊写吗?”
“方便, 方便的。”老人连连点头。
但他犹豫一会儿, 又道:“我,我家中就剩这下我和一个年幼的孙女,她年纪虽然小,但性子却乖巧。
“誊写这些书需要不短的时间,我难以回家照顾她……”
他试探性地朝乐谣请求道:“我可以, 可以带她一起过来吗?我保证她不会耽误什么。”
“可以。”乐谣笑着点点头,“你将她一并带过来吧,誊写期间,吃住我都包了。”
她指向新家的方向:“我家就在那边,待会我带您过去认认地方,您可以回家收拾一下,明天或者后天再过来。”
老人得了份赚钱的新活计,开心地在原地打了一会儿转:“好,好,太好了,谢谢主家,谢谢主家。”
“不必如此称呼。”乐谣道,“往后便要经常见到了,我叫乐谣,您是长者,可直唤我姓名。
“对了,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您。”
老人自陈姓关,单名一个越字。但他并不同意直呼乐谣的名字,于是以“乐姑娘”代替。
乐谣和荆殊则敬他年老,唤他作“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