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皇帝温和的道:“大家都平身,给薛侍卫寻一口小灶。”

有人大着胆子猜测,“薛侍卫这是要做饭?”

薛怀瑾点了点头,“我要做一碗面。”

众人在惊愕过后忙不迭的去准备,其余的人也如皇帝吩咐的一般,各自去忙手里的活,但是毕竟皇帝在这里,大家都有些战战兢兢。

皇帝看出来了,便道:“我去外面转一转,免得打扰你们。”

他知道,人若是心情忐忑,出的菜就不会有原来的水准。今日宴席是宁王操办的,如果一会儿端上去的菜不好吃,恐怕宁王和皇后又有一顿发作。

皇帝宅心仁厚,并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别人受到责罚。

他走到了大厨房外面,就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得憋屈,还不如民间的普通老百姓能够随心所欲。

仅仅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薛怀瑾从大厨房走出来,手中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了一个瓷碗。他到皇帝跟前,把手中的托盘往前送,“陛下,请吃寿面。”

皇帝朝碗中看去,但见一根根面条细如银丝,看了就让人食欲大开。汤底十分清澈,看着似乎只是净水。然而,仔细去闻,却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皇帝皱了皱眉头,又凑近了一些,那香味更加明显。这香味熟悉又陌生,他有十几年没有闻到了。

皇帝的脸色渐渐的变了,他带着期待和忐忑,拿起筷子尝了一小口,不由愣在了那里。这味道虽然不是完全相同,但和当年宸妃给他做的几乎有九成相像。

皇帝几乎是含着眼泪把这一碗面吃完的,他就站在寒风中大口大口吃。仿佛这一碗面是什么难得的山珍海味。

薛怀瑾刹那之间有些恍惚,以为站在自己面前的并不是九五至尊,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思念着心爱的女人的可怜的男人。

皇帝吃完了,放下筷子闭了眼睛,半晌才睁开。他问:“薛侍卫,这面的做法你是跟谁学的?”

薛怀瑾看着眼前这一双包含期待的眼睛,知道他想听什么,可是现在还不是和盘托出的时候。他狠了狠心,于是道:“我娘教的。”

“你娘叫什么名字?”

薛怀瑾道:“她叫如兰。”

“如兰,如兰……”皇帝喃喃念着,确信自己从未听过这个名字。看来是自己想多了,宸妃和他们的孩子都已经不在了。

而眼前的薛侍卫,虽然面貌有些相似,做的面也和宸妃很像,但是他和宸妃没有丝毫关系。一切仅仅只是一个巧合罢了。

认识到这一点,皇帝突然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这是一种明明有了希望却在瞬间被打回原地的绝望。

他对着薛怀瑾苦笑一下,“今日多谢你了,薛侍卫。时候不早,你也该出宫回府了。”

“朕想一个人走一走。”

薛怀瑾依言离开,他走到宫门外的时候,隐隐约约还能听到丝竹之声,繁华入耳。同样的时刻,有人欢笑,有人落寞,有人众星捧月,有人孑孓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