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如此两只先驱兵马都未能达到出征时的目的,曹操自然心底急躁。眼下他唯一的机会就是自己打下魏郡,然后依靠城池阻挡甄尧本部兵马,并再派援兵,奔驰司隶再战。

没有退路的曹操,刚到邺城就下令强攻,好在麾下兵马不是临时征召的农夫,而是训练有素的兵将,虽然尚有不适,但攻城依然有板有眼。

不过曹操碰上的是李历,李历作为此次中原大战最早准备的人,如何会被曹操那势必破城的气势给吓到。冷笑着安排布防,麾下将士有条不紊的接受调令。

连日攻城,器械没少动用,兵力同样投入不少,可就是不见成效,而此时哨探来报,甄尧的大军,离魏郡也不过两日的行程。

“主公,若想短日内攻下邺城,强攻已是无用。”曹操愁眉,程昱同样忧虑,但眼下战事容不得推迟。来到主公身边,程昱低声道:“邺城依水而建,主公可以水淹之。邺城以北,有魏国西门豹所开凿的漳河。如今正值雨季,只需将漳河水渠打开,邺城再有防备亦无用。”

程昱老头依旧如史实那般,给曹操献上了水淹邺城的计策。说是计策,不如说是一个战略计划。而曹操在听完后,一阵沉默久久不语。

开闸放水不难,但洪水过处,必然是无数死伤。说不定,邺城因此消亡也有可能。这种有违天理的计策,并不是想用就用的,即便是曹操,也需要三思后行。

程昱也只是把计策说出,至于用或不用,就不是他能管的了。而以曹操的个性,决策从来不会被手下左右,再怎么多说也是枉然。

曹操不想输给甄尧,他有他的野心和抱负,在这种野心下,邺城一地的存亡,终究占不了上风。半个时辰过去,曹操将夏侯淳找来,并嘱托他,首先拿下漳水的掌控权,随时准备听令,只要自己下达水淹命令,就立刻动手。

夏侯淳是单纯的将领,他不会去考虑水淹的后果,抱拳领命而去,丝毫不显拖拉。而在夏侯惇走后,曹操不禁低叹:“仲德,若水淹邺城,操有几分胜算?”

曹操的问话很不好回答,因为司隶战事的颓败,曹家兵马已经失去了所有优势,而一旦甄尧大军到来,即便拿下完好的邺城都未必能言胜负,何况是半残的城池。

程昱沉默不语,曹操也能猜到他心底想什么,但曹操却摇头一笑,他一身闯荡,又有谁看好过他?从当初征讨黄巾以来,他每战都是辛苦之极,对此早就司空见惯了。

夏侯惇领兵离开,城内的李历同样对着魏郡地图不断比划,看着用鲜红色粉笔描出的‘漳水’二字,也是琢磨起来。若他是曹操,就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而曹操究竟会不会如此做?若是曹操不在漳水上动心思,那自己的布置恐怕就成空了。

“不可能的,曹孟德如何会不动心?相比此刻已经派兵前往漳水了吧。”李历心底冷笑,以他对曹操的了解,决计不会看不到这计策,而知道并不采用的概率,那就更低了。

就在这一夜,夏侯惇带着本部五千将士顺着护城河流通的水渠北上,不过半日时间就到了漳水主渠道。到了地头,夏侯惇选择了就地安营扎寨,并且派出哨探,巡查周围可能存在的兵马足迹。

第409章 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