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页

陈浩听闻此言眼前不由一亮,心道这真是个新意的比试。若是用大鼓,编钟等大型乐器奏出雄壮的杀伐之音,到也不是难事。用丝竹乐器奏出杀伐之音,这实在是有些难度。

最重要的是让台下千余人作为此次比试的评判者,实在是别出心裁甚是公平。真正的音乐不是束之高阁的音乐,而是让大众产生共鸣的声乐。

付鹏飞说完之后便来到琴案旁施身坐下,继而修长的十指在琴弦上挥动而起。琴声而起,陈浩就感到了一丝悲壮之气萦绕而来。

“《广陵散》?”陈浩听罢不禁眉头一皱,对于这千古名曲陈浩又岂能不知。只是没有想到这付鹏飞竟然用这《广陵散》与他比试。

此曲又名《聂政刺韩王曲》,乃是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全曲共四十五段,据说自从嵇康死后便已经失传。陈浩疑惑的是这付鹏飞又是如何习得这《广陵散》。

然而不论如何,付鹏飞选择此曲正好应对了那种杀伐之气,此曲的旋律激昂、慷慨,也是历史上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仇杀的意思。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陈浩与众人感受着付鹏飞的琴声,时而幽转百回,时而金戈铁马之声犹在脑海。让人不觉回到了当年荆轲刺秦的悲壮,与那誓死无悔的决绝。

曲声连绵让众人悲叹之余更是激愤异常,音律的相互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时刻牵动着众人的心。曲终之时众人仍旧不愿从其中意境中走出,让人觉得意犹未尽顿失所叹。

“此曲可入得大人耳中?”付鹏飞起身来到陈浩近前询问道。

陈浩也被付鹏飞这一首广陵散听得如坠其中不能自拔,虽然陈浩知道付鹏飞所奏《广陵散》乃是残曲,但是付鹏飞所弹奏的手法与意境已经让他陈浩深深折服。

陈浩冲付鹏飞欣慰一笑赞叹道:“天籁之音,不绝于耳,金戈之声,直抒胸怀……”

赞美之词是陈浩由心的赞赏,然而付鹏飞听罢却未见露出喜色,而是略带忧郁之色的自语道:“然此等绝妙曲子却并不完善,学生寻遍各处均无此曲的后续曲谱……想来学生有生之年,恐也难圆此愿……”说着便施身退了下去,背影略显落寞。

付鹏飞的演奏已经结束,接下来就轮到陈浩商上场了。当关创奇询问陈浩需要何种乐器之时,陈浩只是神迷一笑,继而冲岳梦琪点了点头。

岳梦琪点头会意,不一会儿便取来一支竹笛。众人本以为是何种名贵乐器,却不想是一支极为普通的竹笛。待陈浩将竹笛握在手中,众人便屏住呼吸等待陈浩吹奏曲子。

悠扬的笛声缓缓而出,让人觉得如沐春风心旷神怡。然而就在众人享受这种恬静之时,突然旋律陡然一变,欢快的音律继而凝重了起来。一旁的付鹏飞不禁眼前一亮,随后却是闭目静静的聆听笛声。

陈浩所吹奏的曲子就是方才付鹏飞所弹奏的《广陵散》,之所以陈浩选着与付鹏飞一样,是因为陈浩觉得,没有一首曲子能如《广陵散》更具魅力。《十面埋伏》虽好,但是那是大型琵琶组合乐,不适合一人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