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缓缓的转过身来,饶有兴趣的看了周通一眼,继而戏谑的问:“是何用意?哼哼,陈某人倒是要问一问尔等!既然陈某入你太极门却又为何多方试探,此举何曾视陈某为太极门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探,陈某可以不予计较,然你身为小小的一堂之主有何资格在此吆五喝六!”
“你!……”
“武少门主,你欲将七七嫁与陈某其深意你我皆知,昨夜陈某已将江陵少尹刺死,不知你还有何疑虑?不如当面与陈某人说清楚,这种无休止的试探陈某着实感到作呕!”陈浩义愤填膺的将话锋转向久未说话的武天身上。
一时之间整个书房内气氛有些凝滞,最后还是岳乾出来劝解道:“贤婿多虑了,此事绝非你想的那般……”
武天一抬手打断了岳乾的话,继而直视陈浩轻声道:“贤弟,你我之间也无需绕弯子,武某如此试探贤弟也是无奈之举。如今贤弟忠诚可昭日月,此时此刻贤弟便正式为我太极门人!”
“当真?”
“当真!”
“少门主该知晓如何做了?”陈浩面沉似水的反问道。
武天轻微的动了一下嘴唇,似笑非笑的盯着陈浩一会儿。他当然知道陈浩话有所指,于是郑重道:“既然本尊有言在先,如今贤弟已是自己人,那本尊便告知你缘由。贤弟想必知晓朝廷欲要发兵吐蕃,势有收复河湟之志……”
……
关于此事陈浩当然知晓,当初还是自己为了避免加税,特意上奏章将兵发吐蕃的时间推迟了半年。想来如今也已有半年之久,见武天提起此事陈浩便勾回了曾经的记忆。
之后经过武天的讲述,陈浩这才知道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晚唐之时四周皆是动荡不安,各邦番属均是阳奉阴违,均有试图染指中原之野心。东有渤海伺机而动,西有吐蕃肆意淫威,南有南诏摇摆不定,北有回鹘以图再起。
现今朝廷亦有收复河湟之意,于是其余几方皆以蠢蠢欲动,势必要乘此时机扰乱边境以图其利。本是各自为政不得统一的几国,经过太极门的穿针引线终究得到默契。吐蕃、南诏、渤海三方达成一致共同遏制大唐。
而太极门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其意不言而喻旨在战乱四起之时,太极门便可揭竿而起,致使朝廷内外不得兼顾,如此以来大事可成矣。
如今吐蕃内乱再起,已经无暇东顾大唐之事。这也是为何张议潮,能够起兵收复五州归唐的原因。正因如此,吐蕃急于寻找联盟遏制大唐扩延,以便给予时间平息内乱。
吐蕃、渤海与太极门早已暗结联盟,如今只剩下南诏一方。不久朝廷便会对吐蕃用兵,届时必会内部空虚。若是渤海与南诏与边境大兵施压,又有吐蕃与唐军成粘着之势,到那时太极门门下十余万部众纷纷各州而起,定会大事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