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页

寒暄几句坐下后,黄瀚知道了,原来是书商金老板今天特意赶来三水县给黄道舟送票汇。

新书一百万册已经形成销售,按理说该给三百万,但是人家办了一张五百万的汇票带来了。

金老板跟黄道舟说得客气,他相当有信心,认为再版的二百万册不可能积压,很快就能销售一空,届时再补上剩下的分成。

送钱而已,那里用得着人家老板亲自跑?肯定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果不其然,两杯酒下肚,金老板就吐露心声,他恳请黄道舟再写一本小说,依旧按照三块钱一本的条件给稿费。

稿费都是小说书零售价的百分之三十了,这个价钱真的很高,黄道舟和黄瀚都是算账好手,认为金老板给出的这个价格大气,当然喜欢跟他合作。

精明的金老板要黄道舟的书稿不设前提,因为他看了黄道舟的全部作品,明白黄道舟的实力。

更加明白黄道舟的名气还在上升期,新作问世就是最大的卖点,至于是什么内容,真的不太重要。

黄道舟已经完成了《剑出吕梁》的大纲,写了两万多字开篇,黄瀚帮着看过了,并且进行了修改润色。

原本黄瀚给书稿起了名字《剑吼吕梁》,后来黄道舟认为《剑出吕梁》更加有味道,建议改一改。

黄瀚认为《剑出吕梁》更加跟《亮剑》暗合,连连夸赞黄道舟,夸他很擅长取名字。

然后黄道舟就开始嘚瑟,说黄瀚、黄馨、黄颦的名字都是他取的,多有内涵!

黄瀚腹诽,笔画这么多,考试时太吃亏了,叫黄一、黄义、黄乙多省事?

金老板千里迢迢赶来三水县预订书稿,这份诚意让黄道舟相当满意。

他正想着找个内行帮着看看开篇,立刻跑回家把书稿和大纲拿来了。

一本书的开头部分太重要了,如今的轮峰回笔可谓经验老到,明白不耻下问、集思广益更加能够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