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这一点的守军部队很快就出现了成建制的投降,但他们这样做的时间点确实晚了一些,即便投降保命,也很难逃过战后的追责了。虽罪不至死,但其中大部分人大概都会因为参战而被判个流放三千里的刑罚,送到辽东或者海外去当力工服刑。
而城中的一众文武官员,自然也难逃抓捕。除了几名武官负隅顽抗被当场击毙之外,包括知府、同知、通判、推官等一众府衙文官,以及从南昌赶来督战的一位都指挥同知,一位三品参政,共计俘获有品级的官员十七人。
有数百名士兵趁乱开了另外的城门逃出城去,不过城外有海汉骑兵队候着,能避开追捕逃入庐山的也只是少数人。
城内被俘的武装人员,经初步清点后约有一千二百余人,与之前掌握的驻军情报大致相符。
攻城过程中,海汉军也出现了个位数的伤亡,不过这种程度尚在石成武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并不会影响到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石成武入城后立刻提审了被俘的知府,让他写下降书,盖上官印,以便传讯辖区内的县衙,让南康府剩下的地区也尽快投降。
近二百里外的南昌城,在事发三天后才得到南康府失守的消息。
当地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沦陷,本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南康府即便做了抵抗到底的准备,最终在海汉军的攻势面前,也还是连一天都未能撑过去,这对南昌各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在双方军事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拼死抵抗真的还有意义吗?即便能在南昌拖住海汉军,又能为大明朝廷争取到多少有用的时间?
江西左布政使赵明宇放下前线传回的战报,又再度拿起岳仕宗近日托人送到南昌的密信。
岳仕宗在信中所说还是与前几封信大同小异,便是劝赵明宇看清天下大势,不要再对大明愚忠,而是应该作出有利于黎民大众的选择。
“海汉军武备先进,实力强横,此次全力进攻江西,如同狮子搏兔,守军全无胜机。恩师若因此沦为阶下囚,甚至以身殉国,实属不智,弟子愿从中作保,为恩师在新朝谋得一席之地,为江西百姓争取和平过渡。”